【時報-台北電】根據周四最新公布的經濟指標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並且開始帶動通膨升溫,不過產業界復甦依然不穩。美國周四公布上週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銳減至7年低點,凸顯美國就業市場在歷經春季動盪後,如今已開始持穩。在此同時,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創下近1年來最大增幅。分析師認為,通膨壓力加速,意味美國經濟動能正在增強。
不過受製造業產能減少影響,美國4月工業生產月減0.6%,是2012年8月以來最大跌幅。3月經修正後上調為增加0.9%。經濟學家原本預期4月工業生產將持平。此外上月產能利用率為78.6%,也低於3月的79.3%。
勞工部表示,截至5月10月為止該周,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萬4千人,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為29萬7千人,寫下2007年5月以來最低紀錄。原本市場預期將增加至32萬人。
過去數周失業救濟數據呈現大幅波動,經濟學家將此歸因於復活節日期變動。
今年復活節落在4月20日,去年則為3月31日。假日日期更動影響民眾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時機,進而對勞工部的數據造成扭曲。這也說明最近幾周初領失業救濟人數有時意外的高,有時卻很低。
不過更能反映就業市場真實情況的4周移動平均人數,在上周則減少2千人至32萬3250人。
勞工部周四還公布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節調整後月增0.3%,創下2013年6月以來最大增幅。若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成本後,其核心CPI月增0.2%。
兩項數據都符合經濟學家的預期。
此外4月CPI年增幅為2%,3月則為1.5%。4月CPI數據反映自從物價在春季受暫時性因素例如政府削減健保支出而出現下跌後,如今又開始穩定增加。(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https://tw.finance.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140515/3/4fts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