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作者: John R. Nofsinger
這本書介紹了投資人常有的心理偏誤
並教導讀者矯正偏誤,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常見的心理偏誤包含:
1.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使人高估知識.低估風險.誇大控制事件的自我能力.
當然感覺自己對於事情的結果有控制能力的時候,過度自信的傾向更大.
過度自信常常造成不良的投資決策.
男性對於自我的投資決策能力比女性更傾向於過度自信.
過度自信的投資人低估了自己承擔的風險.
知識幻覺是過度自信的肇因之一.知識幻覺使人們以為預測的準確度會隨資訊增加而增加.
網路上的大量資訊常常造成知識幻覺
線上交易強化了知識幻覺與控制幻覺,使投資人過度自信達到空前水準.
2.害怕後悔與追求自尊
害怕後悔以及追求自尊會使投資人表現出賣盈守虧的傾向
(也就是已經賺錢的股票賣得太早,賠錢的卻持有太久)
3.考慮過去
過去的結果常常是評估風險決策的參考因素
賭資效應:贏錢之後,較願意承擔風險
蛇咬效應:輸錢之後,較不願意接受風險
損益打平效應:輸錢之後,選擇孤注一擲的傾向
認知失調使人採取逃避或漠視資訊的策略
投資人對於過去的決策表現,記憶中的績效往往比實際績效來得好
4.心理會計
心理預算程序進一步強化不願認賠賣出虧錢股票的心態
心理會計影響投資人對投資組合風險的認知
5.投資組合形成
心理會計使投資人無法靈活運用不同資產間的相關性來設計投資組合.
將每一樣投資標的都看成一個獨立的心理帳戶,會使投資人對風險產生錯誤認知
在進行評價時,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應該是,當新的投資標的加進來之後,整個投資組合的期望報酬與風險會有什麼變化.
投資人誤以個別風險做為增量風險(這與統計學有關,需學過統計才會了解)
在實務上投資人的多角化是來自於投資目標的多角化,而非投資組合理論描述的那種精心規劃的資產多角化
6.投資人社會化與投資狂熱
很多投資人只憑感覺來投資,而感覺多來自投資社會化
股市狂熱的三大肇因:短視.信心.社會認同
打敗偏誤的五大策略:
1.了解偏誤
2.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投資
訂立具體明確的目標
3.建立量化的投資準則
建立特定而明確的投資目標很重要,而將特定具體的投資準則寫下來也一樣重要.
在買進股票之前,先把這家公司的特性與自己的準則做一對比,如果與準則不符的話就別投資!
4.多角化
5.控制你的投資環境
必須要限制那些會使你心裡偏誤更加嚴重的活動.例如:
a.檢視你所投資的股票,一個月一次,而非每小時一次,可以讓你的行為不至出現蛇咬.賭資.自尊效應
b.減少交易次數
c.每年對投資組合做一番詳細檢視,與自己的特定目標加以比較
全站熱搜